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,切實落實 “學生在哪里,高校黨的工作就推進到哪里”的工作理念,扎實推進 “時代新人鑄魂工程” 落地見效,電力與智能制造學院黨總支以黨建引領為核心,深耕“儒雅電力人”文化育人黨建品牌建設,依托 “三十本書?閱讀工程”,組織全體黨員教師定期走進“一站式”學生社區(qū)開展讀書分享活動,以紅色書香浸潤青年心靈,以思想引領筑牢信仰之基。
10月27日晚,云浮校區(qū)7號學生公寓 “生活之家” 暖意融融,一場圍繞紅色經(jīng)典與思想啟迪的讀書分享會在此溫情開展。學院黨員教師李斌率先走進社區(qū),與同學們圍坐一堂,以書為媒搭建思想交流橋梁,拉開了本學期黨員教師進社區(qū)讀書分享活動的序幕。

(云浮校區(qū)7號學生公寓的生活之家)
分享會上,李斌老師以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為核心讀本,通過書中29位受訪者的口述細節(jié),生動還原青年習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磨礪歷程。從初到陜北時“過四關”的艱辛,到帶領村民打水井、建沼氣池的實干擔當;從煤油燈下苦讀不輟的求知堅守,到為群眾辦夜校、解難題的赤子情懷,李斌老師用一個個具象化的場景,讓“迎難而上、真心為民”的精神內(nèi)核變得可感可觸。
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,青春的感悟在分享中升華。鄧仁華同學以《論黨的青年工作》為引,結(jié)合“雙碳”目標下的電力發(fā)展使命談道:“總書記強調(diào)‘青年要把小我融入大我’,對我們而言,就是要把電路原理、智能控制等專業(yè)知識,轉(zhuǎn)化為新能源開發(fā)、電網(wǎng)升級的實際能力,這正是電力青年的報國之路?!?/span>
莊鵬同學則從《青春之歌》中林道靜的成長軌跡切入,解讀青年與時代的辯證關系:“書中進步青年在抗戰(zhàn)洪流中找準方向,如今我們也應在能源革命浪潮中明確坐標。學好專業(yè)是本分,服務國家才是追求,這正是‘儒雅’二字的時代注解?!?/span>
王王志豪同學則聚焦《青春祭:抗戰(zhàn)時期的中國青年》,分享了自己閱讀時的感動與震撼。他結(jié)合書中記錄的真實故事,講述抗戰(zhàn)時期青年學生們放下書本、投筆從戎,在救亡圖存的浪潮中挺身而出的擔當:“有的青年背著干糧徒步千里奔赴抗日前線,有的在后方組織宣傳、籌集物資,他們用青春的熱血詮釋了‘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’。”

分享會臨近尾聲,同學們?nèi)砸猹q未盡,紛紛圍攏李斌老師詢問后續(xù)活動安排:“這樣的分享既有書香浸潤,又有思想啟迪,希望能成為社區(qū)的‘固定節(jié)目’!”
據(jù)悉,學院黨總支將持續(xù)深化 “黨建+文化育人 融合模式,推動黨員教師輪流進駐“一站式”學生社區(qū),通過專題讀書會、經(jīng)典誦讀會、思想沙龍等多元形式,讓紅色經(jīng)典走進生活場景,讓儒雅之風浸潤成長之路。下一步,學院還將結(jié)合電力行業(yè)特色,精選能源報國、科技強國類書籍納入推薦書目,切實將社區(qū)打造為黨建引領的“育人客廳”、書香浸潤的 “精神家園”,助力學子成長為兼具專業(yè)素養(yǎng)與家國情懷的新時代人才。
